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善区域发展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的意见》精神,全力推动我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
老工业城市集中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布局建设的重点项目,是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阵地。天水市是全国120家老工业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近年来,我市抢抓“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持续培育发展壮大制造业,全市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有集成电路封装、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工仪器仪表、金属加工机床、轴承、风动工具、制药设备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市先后被列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甘肃两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和甘肃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虽然我市装备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创新能力和城市影响力显著增强,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有待重塑提升,老工业城市的竞争力有待重构。当前,正处于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的关键时期,推动我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对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我市制造业实际,加快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以产业振兴带动城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振天水工业经济雄风。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振兴制造业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为立足点,将我市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精、产业结构优、创新资源多、营商环境好、辐射能力强的“产业名城”,开创新时期天水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做精主业。立足全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全面梳理电子信息、电工电器、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集中资源强优势、补短板,下大力气培育优势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有效抵御经济周期影响,下决心降低不具备比较优势产业的比重。
——坚持多元发展。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我市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握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将自主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基石,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下决心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要素支撑、可持续发展等制度供给,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整体转型。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协调,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处理好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重视产城融合,统筹谋划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城市空间布局以及人口分布、公共服务供给等,促进经济整体转型。
三、发展目标
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实施“三化”改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提升电工电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3个传统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封装基地、电工电器装备制造基地和先进制造发展基地。
着力打造制造业“八大产业集群”,即:依托海林、星火、锻压、风动、岷山等企业,着力打造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华天科技、天光半导体、华洋电子、庆华电子、六九一三电子等企业,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长开、二一三、电传所、长控、长材厂、电缆厂等企业,着力打造电工电器产业集群;依托岐黄药业、成纪药业、羲皇阿胶、轩辕药业等企业,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华建新材料、绿色装配式建筑、中材水泥、祁连山水泥、天祥水泥、陇鼎建设等企业,着力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依托众兴菌业、长城果汁、西联蜂业、华盛农业等,着力打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旭盛显示科技、西电合金、旭康材料科技等企业,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恒远鞋业、零玖叁捌服饰、春风纺织等企业,着力打造纺织服饰产业集群。
到2025年,培育1—2户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3—4户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10—15户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00户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成长型企业,形成以企业集团为支撑、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企业为骨干、小微企业为补充的制造业梯度发展格局。
四、工作任务
(一)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全面树立工业互联网思维,密切跟踪、深入研究智能化条件下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积极探索生产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途径。加快引进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关键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及数字化软件,改造提升我市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推进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电路封测智慧园区、天水中诺科技有限公司天水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隆旗科技(天水)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项目和绿谷生态照明产业孵化基地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数字化车间,打造智能工厂。(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二)推动制造业绿色化。以能效提升引领绿色化转型,支持企业绿色循环发展,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力扶持能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以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川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重点的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生产系统资源高效利用。重点依托中节能天水公司等重点企业,推动典型废弃物的集聚化、协同化处理。倡导绿色生产,推动生产过程节能减排,鼓励我市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优化产品设计、生产、使用、维修、回收、处置流程,逐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三)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产品附件值为重点,推动我市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饰等制造业向由生产型制造逐渐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将发展重点集中于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营,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外部化、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增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促进产品分销和售后服务的提升。支持具备条件的制造企业内设机构向专业维护维修公司转变,鼓励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远程监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新业态。重点推进华天电子集团、二一三公司,海林公司等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功能升级,创新商业模式,由单一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依托中梁空港城建设,以中航天飞为引领,打造西部重要的航空维修产业基地和全国航材拆解集散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网络化协同制造,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行动,实施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5G+智能制造创新应用等项目,以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发展分享经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围绕华天、长开、星火、二一三、电传所、锻压等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企业信息化投入,提升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国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聚区和骨干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装配式建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开发区、秦州区、麦积区聚焦各自优势产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和增区扩容,支持各县区建设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产业园区。强化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全市制造业人才资源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衔接市内劳动用工和人才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责任单位:经开区管委会、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
(六)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坚定不移把市属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推动企业混改和兼并重组。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出发点,支持电工电器行业的骨干企业强强联合,支持对星火机床公司等企业进行跨行业战略性重组,提高集中度和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培育风动机械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耐心专注,形成参与全市优势产业专业化分工能力,提高创造品牌能力,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责任单位:市政府国资委、市工信局、各县区政府)
(七)开展产业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引导华天电子、星火机床、海林公司等企业在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开展更高水平国际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投资,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鼓励引进境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利用外资综合质量。深入推进国际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提高“走出去”水平,树立天水“产业名城”新名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百亿产业链工程,推进“延链、补链、强链”行动。认真落实《天水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度实施方案》(天政办发〔2021〕22号),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的领航作用,推进产业链关键卡点攻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集群发展,全力打好产基础高计划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为依托,打造辐射陇东南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化发展基地。巩固集成电路和新材料2个百亿级产业链;做强电工电气、机械制造2条装备制造产业链;完善提升新型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饰4条加工制造产业链。支持供应链企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采购分销等拓展服务,提升供应链企业服务制造业能力。鼓励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经开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
(九)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立足“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发展目标和导向,及时关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区块链、新基建等新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招商引进一批上下游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企业产品技术升级和制造业优势重构。推进长城果汁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端果蔬汁罐装示范基地、岷山机械公司易地搬迁技术改造、中疆科技天水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二期、东旭集团天水新材料产业园、长城电工天水电器集团公司退役航空发动机再利用、岐黄药业公司出城入园等重点项目实施,推动铁路电缆厂、红山试验机公司、天光半导体公司等企业出城入园。(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招商局、经开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
(十)着力打造两张“产业名片”。一是做精做强集成电路封装产业,努力将集成电路封装产业打造为天水“产业名片”。以华天电子集团、天光半导体和华洋电子为重点,加强协作配套,依托华天电子科技园,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关键技术装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功能模块、功率型肖特基二极管、新型高密度塑封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器件、DC/DC电源模块、LED等产品。加快向5G、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和行业高端产品技术领域布局,将华天电子集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封测制造企业,将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打造成西部地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骨干企业,将天水华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国内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龙头企业。二是做强做大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借助东旭集团在显示材料领域的优势,以旭盛显示科技公司为龙头,以OLED载版玻璃、中性硼硅药用玻璃、高端盖板玻璃、车载3D盖板玻璃等新材料为重点,推进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发展并带动上下游产品,辐射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湖北、北京、河北等国内显示面板综合实力最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努力将显示材料打造成为天水“产业名片”。(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经开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有关县区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市推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共同牵头,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市直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对接,协同推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工作。各县区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强化推进措施,全面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强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天水市工业强市表彰奖励办法》(市委办发〔2019〕21号),大力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三化”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表彰奖励和资金支持;严格落实《天水市金融支持保障实体经济十项措施》(市委发〔2021〕10号),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电工电器等制造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上政策资金和国家开发银行制造业发展贷款支持,重点支持推动全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重点推进项目建设(见附件);各县区要统筹安排配套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发行企业债券推动项目建设。
(三)加强服务保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坚持“减环节、减程序、减企业负担”原则,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容缺受理”模式,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有效提升审批效率,切实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服务。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基层减负各项任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市委发〔2020〕10号)要求,实施工业领域人才培养引进三年计划,推进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材料等前沿技术人才引进及培育。引进集聚更多制造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项目,加快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
(四)加强督导落实。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市科技局、工信局加强对工作方案落实的跟踪和监测分析,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强化工作调度,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各县区、经开区要定期总结上报工作新进展新动态;市发展改革委要对工作方案实施进展情况加强跟踪督导,及时了解掌握进展情况,认真梳理总结经验做法,积极推广成功案例,确保全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工作任务落实见效。
来源:招商网络
甘肃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2024—2026年)
2024-10-11兰州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24-08-07甘肃省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实施细则
2024-06-20油煤气化工产业链招商,资源型企业抢滩进驻
2024-06-06从世界500强项目投产说起,西部“能源之都“强在看不到的地方
2024-05-13甘肃省智能制造体系建设评价管理实施细则
2024-05-06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认定办法
2024-03-29甘肃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2024-03-19天水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
2023-12-29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2023-11-12振兴项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