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出台了一份重磅意见,关键词“统一大市场”,瞬间冲上热搜。
其实,“统一大市场”并非才被提出,一直都在改革迭代。
可以说,中国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全国统一市场。再次强调,是为了“加快建设”,而不是“从零开始”。
放在招商引资上,“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只有一个:打破地方保护,实现资源互通。
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招商引资竞争,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存在各项制度不一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市场环境不公平的现象,从而制约了生产效率。
就招商引资而言,所谓的“统一大市场”,不是区域间的平均分配,而是不讲出身、不排外,不占资源、不垄断。
当然,仅凭一纸文件,实现要素、资源及监管统一,肯定不现实。想要加快“统一大市场”的革新,更需要制定标准与规则,去打破地方保护、打通市场流通。
损有余而补不足
如今,交通拥堵、土地紧缺、环境污染被称为“大城市病”,治理病根的良方无关乎人口疏散,而是调整优质资源的增量和存量。
简言之,最治本的方式就是“功能疏散,去大城市化”。
这不难理解,当地方空间处于饱和状态,就开始走下坡路,也就是“损有余”。
人们为什么要往大城市跑?
因为优质企业聚集在经济活跃的区域,这就会带来虹吸效应,导致人才、资金、配套,以及产业链上相关的流动资源,都集聚在这里。
拿北京来说,各类企业总部、大型事业单位、高精尖产业汇聚北京,当然需要各类人员进入北京提供服务。随之,市场通过就业机会,提供了实际岗位的补充。
如此一来,中小城市缺乏发展机会,把经济压力全部集中在大城市上,真的是好事?这一次,上海启动全域静态管理,毫无疑问特大城市封控,自然对全国经济有影响。
相反,当区域还没有发展到一个增长点时,则会一直向上发展,即“补不足”。
一些内陆地区上升空间不小,但是资源与市场过度倾斜于沿海城市,甚至是垄断集中在部分区域,导致一些地方即使努力提升自己,也不过如此了。
前不久,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绝不是数据中心外移那么简单。其中,也会有一些其他功能外移,让一些高端的就业机会,从东部聚集地转移到西部地区。
一个水坑,水多了自然会溢出。但是,如果一个水坑,剩一半储存空间,就可以从溢出的水坑,逐步往里面注水。
同理,大城市发展起来,不是为了让其他地方成为化外之地,反而要反哺给经济相对不活跃的地方。所以说,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放手、去分流、做减法。
归根结底,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优化分配。既然是优化,不可避免的是,有获利就有让利,而让利的对象,自然是受益于地方保护的企业。
肥水必流外人田
企业和资本是逐利的,即便市场经济已经初步确立,地方保护主义仍时有发生,甚至“近水解不了近渴”。
2011年,一些省份受“电荒”影响,为保证省内电力用煤供应,通过征收或上调价格调节基金等方式限制煤炭出省。
这就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为了自身经济不受影响,禁止本地企业外溢,却对全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果,市场如此搞分割,那对应的产业也不可能良好发展。
在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汽车被呼吁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去往深圳,比亚迪承包了电动公交车、出租车;路过上海,又发现大众是这里的主打汽车品牌。不难想象,按照这个规律推行,那北京就是现代,广州则是广汽。
这样的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经济要素无法流通,市场逐步失衡。本地企业就可以坐吃山空,依托当地扶持与偏袒,失去研发能力与竞争活力。
如果沿着这样的路径,本土企业含着“金钥匙”出身,但当跨越到别人的地盘,就沦为“受害者”,最终整个行业会出现下滑趋势。
所以,“分割”不仅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行业进行整合的桎梏,也是招商引资的阻梗。
首先,在招商引资的理念方面,要树立“舍得”理念,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把调整的重点对准优质资源而不是低端产业。
其次,地方政府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这种“不可移动资源”更有竞争力,产业会加速被整合,吸引来企业这样的可移动资源。
换言之,政府经营好“不可移动资源”,恶性竞争会随之消失。各地优势产业逐步凸显出来,将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市场会优胜劣汰。
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能形成“统一大市场”,部分城市土地紧缺的问题,也能得以解决。要做到这个,需要什么?
需要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置换或将成为两全其美的方式。
比如,北京想要土地,又不能去占农地,怎么办?可以与土地资源富裕的中西部区域展开合作,按照土地产出多少粮食进行一定比例的置换,再对所属区域进行补贴。
说到底,这还是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只有全国统一起来,才能发挥出空间优势,直接提高中国的生产力。
过去几十年,欧洲干了一件大事——市场一体化。
比如德国擅长制造,有十几个产业集群,分布在德国不同的州和市,每个州专注在一个领域。
再比如,英国擅长日化和酿酒、法国擅长化妆品,瑞士擅长食品和医药,欧洲各国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
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工业制造迅速占领全欧,同领域其他国家的工业制造就没法跟他打,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竞争力升级,走向了全球。
“德国制造”代表着世界制造标准的巅峰,其背后的中坚力量是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而“隐形冠军”,就是在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崛起的。
中国之所以“统一大市场”推进缓慢,是因为改革项太多,如晋升机制、财政支持、户籍制度等。
想要全部打通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探索。无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是本地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的路,少不了摸着石头过河。摸石头是方法,目的是为了过河,这其中还有个大前提是要确保安全,安全过河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地方做到鼓励和促进专业化分工,尊重分配与效率原则,就自然完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当下,只有不断推进各类要素的市场化改革,真正转变地方政府角色,才能实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让中国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来源:招商网络
谷川联行助力“瞪羚企业”新超科技落户天津西青中北镇,激发科技创新引领能力
2022-04-19总投资约5亿元!谷川联行助力德国波森落户天津宝坻,加速推进天津“制造业立市”
2022-03-09“天津商业大学2020-2021学年度谷川奖学金表彰仪式”圆满举行
2021-11-11遇见品质河西 预见美好未来—2021天津·河西招商推介会(杭州站)圆满举办
2021-10-18